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8-01 17:46:03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备受关注的生物书上什么叫外部因素问题,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帮助,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生物学中,外部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长、发育、适应环境等方面的非遗传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氧气浓度等自然条件,以及种群密度、食物供应等社会条件。
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它对生物体内各种代谢反应和生理功能都有影响。太高或太低的温度都可能导致细胞膜破裂、酶活性下降等不良后果。例如,冷血动物需要外界温度来调节体温,而热血动物则需要保持体内恒定的温度。
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化和有机分子合成所必需的过程。光线越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就越多。但如果光线过于强烈,则会造成叶片灼伤和水分蒸发过快等问题。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生物个体数量。当密度过高时,生物之间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资源分配也会更加困难。这可能导致某些个体无法获取充足的食物、水和空气等必需品,从而影响它们的健康和繁殖能力。
外部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常广泛,它们可以改变生物的行为、形态和代谢功能等方面。了解这些因素并掌握它们对不同生物的影响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各类生命形式的特点和适应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