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7-24 18:46:00
同学们,今天来聊一聊生物安全依据什么法规,资料来源于网上整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生物安全是指针对生物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风险和危害展开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其目的是确保人类健康、环境安全以及生命财产的保护。
在国际上,最早提出生物安全概念并制定法规的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相关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该法律于2002年颁布实施,其中第14条明确规定:“从事危险作业或者有其他可能对劳动者健康造成伤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这也为保障从事相关职业工作者在实验中使用高风险微生物时提供了依据。
该法于2015年颁布实施,其中第13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食品安全。”在对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生产领域进行监管时,该法也对疫苗和抗生素的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
该法是我国最早专门针对生物安全而制定的一部法律。该法于2019年颁布实施,其中规定:“从事与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确保不发生危害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和环境安全的事件。”这一条款为相关职业工作者在从事高风险微生物实验时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各类新型微生物不断涌现。因此,在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方面,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同时,在职业工作者开展高风险微生物实验时,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